400-826-1595
新网络安全时代纵谈之安全管理—从安全管理平台到安全管理体系
2014年12月26日

  导语:在这个安全威胁日趋复杂化的时代里,各类安全产品奋勇争先,力图为用户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恶意威胁。但各自为战的安全产品却使得貌似严密的安全防御体系产生不可预知的“缝隙”。浙江远望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如毅先生日前做客赛迪网,阐述了如何以“人”为核心,打造科学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李磊:我发现远望电子提到把大数据作为今后未知安全威胁防御的技术手段,我觉得这一点给我印象是最深的。同时我有一个疑惑,浙江远望电子提到信息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但其实安全管理SOC很早就已经有了,那么远望电子所提出的信息安全管理技术支撑平台跟其他友商所提出的SOC之间有哪些差异?

  傅如毅: SOC的概念是从国外引入的,字面意思是“安全操作中心”,这类安全管理平台,往往注重对关键设备的集中运维管理,是“管物”的,平台的核心价值是保障关键设备的可用性;当然,这几年“SOC安全管理平台”也在向我前面所提到的方向在发展,因为这是大势所趋。但我认为很多人都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基于当前所建的各种安全系统进行日志集中采集、关联分析、再挖掘和定位出一些风险。这是“先把安全管理的技术支撑系统先确定了,然后规划管理体系”。我只能说这是“挖掘有限的风险,形成有限的管理”。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传统的方法,先分析清楚“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对象、目标是什么,然后再来全面规划我们的技术支撑体系。也就是说“由管理来要技术”。
  李磊:我觉得傅总确实说的很正确,“有限的风险、有限的管理”,这个说到点子上了。以前的SOC它确实是把对象指定到物上,定到关键设备、关键系统上,它可能忽视一点,这一切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本身不在这个体系上造成风险问题,让人能够享受到好的安全管理体系,对于业务本身的促进作用。看对象、目标的时候,看窄了,我们应该要看到更大的目标。
  傅如毅:我既然说到安全系统,我怎么样能把这些安全系统再挖掘一下,用的更好,然后相互之间策略打通,它只是做了一个层面。但是我认为假如按照这个思路去架构我们的安全管理自身体系,是有问题的。这块东西不能缺,就像我们现在架构的大数据分析,有这类数据的接入,但这不是我们的全部。我们更应该通过我们的目标、对象,通过我们的风险细分、细分的梳理来要技术。所以我认为最大的区别还是在这个地方。

 

链接:http://tech.ccidnet.com/zt/yuanwangchat/